top of page

台灣偏鄉醫療困境

領航營充電快報 (106.11.24)

台灣醫療資源集中於都會區,政府雖推行「山地離島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」(IDS計畫),與大醫院合作推動偏鄉巡迴醫療等服務,每年除了34億元醫療費之外,額外提供6億元經費補助,但偏鄉仍有醫療資源缺乏的隱憂。 衛福部二年前雖恢復公費醫學生名額,針對人力缺乏的五大科及偏鄉,要求公費生接受培訓後須以五大專科為主並至偏鄉離島服務。但公費生是否能夠緩解偏鄉醫療荒?公費醫學生能夠進入醫療體系服務,是多年以後的事,現階段要提出誘因,鼓勵現職醫師投入偏鄉離島服務。

若無誘因 百年出不了一個史懷哲

醫師至偏鄉服務,究竟是否一輩子能留在偏鄉開業,仍須妥善的生涯規劃及相關配套。至於如何促使醫師投入偏鄉醫療?若以現行的醫院薪資加成,恐無法有效吸引醫師至偏鄉服務,必須重新設計機制。吸引醫師前往偏鄉服務,不能光仰賴薪資制度,包括醫療人員在偏鄉生活、食衣住行等需求,以及未來生涯規劃,都必須一併考量。

政府推行IDS計畫 改善偏鄉醫療問題

目前IDS計畫已有效提升山地離島居民就醫方便性、初級照護及強化慢性病照護,以慢性指標為例,由97年可避免住院件數1239件降到去年的921件,尤其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氣喘引發的住院,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。

過去經驗將醫療資源挹注偏鄉的方式,可逐漸轉換為改善、防老年慢性病,並研擬補助方式朝向提供居家照護的模式來著手。例如民眾進住安養中心政府的補助款約為1萬5千-2萬元,若山區居民不願意前往安養中心,這時可將補助款撥給在偏鄉的醫療人員,按時前往其居家送藥、看診或進行照護。

目前共計有7家醫學中心、14家區域醫院、5家地區醫院,提供全台50個山地離島地區近46多萬民眾的基層醫療照護,包括定點門診、24小時急診及轉診後送、夜間門診、及內科、骨科、牙科、婦科、眼科、家醫科等專科、居家照護、衛生教育及宣導等服務,在琉球鄉也有洗腎服務,最遠達東沙及南沙太平島。

此外,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、馬偕醫院台東分院等,也都分享在偏鄉執行IDS計畫的經驗,像是馬偕醫院也號召青年參與「部落急救種子訓練」,在意外發生時,駐診醫護可及時與部落青年一起救援,發揮緊急醫療功能。

參考資料

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20171030/2633190 udn聯合新聞網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760326 cnews匯流新聞網 https://cnews.com.tw/120171017-02/ 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x0S97Jc9zE

bottom of page